张敏:情倾旗袍守匠心

发布日期:2025-01-25 17:44    点击次数:87

在石浦渔港古城,有一家旗袍店,一件件旗袍错落有致地陈列着,或呈现梅兰竹菊的淡雅高洁,或织就龙凤呈祥的雍容华贵,丝缎锦绫在光影中流淌着岁月的质感。这些旗袍皆出自张敏之手,她用针线续写着传统服饰的风华,也编织着自己的梦想。

1973年,张敏出生于石浦镇昌桥村。1994年,从上海服装学院结业后,她就一直从事服装行业。一开始,张敏做的是时装,在瞬息万变的时装领域,她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设计眼光,逐渐在行业内站稳脚跟。

然而,一次机缘巧合,她邂逅了旗袍。那一瞬间,仿佛时间都为之静止,旗袍独有的温婉韵味、精致剪裁以及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,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力,将张敏深深吸引。张敏决心在旗袍领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她潜心研究那些绚丽多彩、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,每一针每一线,每一种独特的图案与色彩搭配,都被她用心记录。回到工作室后,张敏凭借自己的奇思妙想,将这些少数民族服饰的独特元素与现代时尚前沿理念相互融合,她反复琢磨、精心改良,只为让传统旗袍在新时代绽放光芒。“一生只做一件事,专注于传承弘扬旗袍技艺。”她对自己说。

2012年,她孤身一人来到宁波市海曙区生活大师公寓,在那一方小小的出租屋里,做起了旗袍设计。她坐在电脑前,借助互联网的力量,在虚拟的世界里构建着自己的设计研发工作室。她与外界的时尚潮流接轨,不断汲取灵感,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每一款旗袍的设计之中。设计稿完成后,她手持剪刀,精心裁剪着布料,每一刀都蕴含着她对旗袍的个性化理解与构思。

2019年,她前往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,创办了杭州简尚服装设计有限公司。此时的她,已经在旗袍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公司的创立,标志着她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站在新的起点,她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专业优势,带领团队不断推陈出新。

张敏说:“从事旗袍设计不仅是在制作一件衣服,也是在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,每设计一款旗袍,都是创造了一次文化传播的机会。”她运用深厚的版型制作功底,打破繁琐多余的枝节装饰,设计的旗袍简洁大方,款式多样,既满足了商务通勤、礼仪宴会、演出比赛等的穿着需求,也适合日常穿着,深受旗袍爱好者喜欢。

在无数个日夜的精心雕琢下,张敏的旗袍作品《如意》《半月弯》《群玉华浓》等相继出炉。每一件旗袍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历史、文化与美的传奇。张敏的作品获得了多项荣誉,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的商标也顺利拿到了证书。2021年,凭着在民族服饰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,她被推选为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民族服饰分会副会长。这不仅是对她专业水平的认可,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,激励着她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奋斗。

2022年2月15日,她回到家乡,在石浦昌卫街租下500平方米的场地,成立了宁波衡玲服饰有限公司。这里不仅是旗袍制作的车间,更是她传承旗袍文化的阵地。近20台智能工业缝纫机整齐排列,仿佛是一支等待检阅的军队,随时准备将她的创意转化为精美的旗袍作品。她投身于学员培训和员工授课中,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旗袍制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,并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旗袍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其中的文化内涵,让这门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2024年,对于张敏来说,又是一个丰收年。4月,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为她的部分作品颁发了“入编证书”,这是对她作品艺术价值的又一次肯定;10月,她的作品《双飞》《如意梅香》入选“锦绣匠心 —— 首届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”。12月1日,她租下石浦渔港古城150平方米的场地,打造成传承基地、门市部、联络站为一体的旗袍文化展示窗口。从此,张敏的旗袍梦在这里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

【本文转载于媒体账号(https://app.tmuyun.com/webDetails/news?id=13813383&tenantId=76&uid=646ee05b2cd9181e3568cdfe)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作为本账号立场。】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